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杏宇娱乐 > 新闻动态 > 村民怪陈赓之父“你儿子勾走我儿”,28年后两儿同一天成开国大将_谭政_谭润区_陈秋葵


村民怪陈赓之父“你儿子勾走我儿”,28年后两儿同一天成开国大将_谭政_谭润区_陈秋葵

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7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22

1927年3月,湖南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的一个清晨,谭润区,这位当地乡绅,急匆匆地来到了陈绍纯家。谭家与陈家相距约十华里,两家交情深厚,早已是世交。然而,这一次,谭润区并非来叙旧,而是带着一腔怒火,找陈绍纯算账。

刚踏入陈家,谭润区便直奔主题,怒气冲冲地说:“你们家儿子打算勾走我儿子!你们管不管,我可管不了了,我绝不允许我的儿子离开!”陈绍纯听后,心中一惊,急忙解释。他心知,谭家和自己两家一直亲如手足,这种事情不该如此简单就发生,必须好好解释清楚。经过一番劝解,谭润区的情绪终于稍微平复,两位老友坐下,开始商讨事情的真相,逐渐从怒火中回归理性。

此时,谭润区的儿子,名叫谭世铭,年方21,后来改名为谭政。没错,正是那个后来成为毛泽东极为欣赏的开国大将谭政。而陈绍纯的儿子,大家或许已经猜到了,正是陈赓,他比谭世铭年长三岁。

展开剩余79%

那么,谭政和陈赓之间到底有何渊源?为何谭润区会突然“兴师问罪”?而且,28年后,陈赓和谭政为什么会同时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?这一切,都与两家的命运与选择息息相关。

陈家与谭家,作为世交,两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,家境也都不差,但又各有不同之处。两家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:都算是当地的大家族,家中长辈都非常注重教育。而在不同之处上,陈家可以说更注重军事传统,而谭家则更倾向于文化教育。

陈赓的祖父,陈益怀,出身贫寒。少年时家境困顿,尽管他擅长武艺,却只能在地主家做长工。一次忍无可忍,他决定投身湘军,并凭借一套旋风刀法屡立战功,最终成为花翎副将,功成名就后,陈益怀衣锦还乡,购置了大量土地,成为当地的大户人家。陈赓的爷爷对他寄予厚望,尤其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武将之路,成为一位伟大的将军。陈赓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长大,打小便接受了武艺的熏陶,身手不凡。

与之相对,谭政家虽然也是书香门第,但家境相对陈家较为拮据。谭润区一心希望自己的儿子谭政能继承家族的学问,成为一位有文化的先生,继续传承家中的书香气息。谭润区非常宠爱谭政,从小就对他呵护有加,尽管家境艰难,却始终希望他能成为一位博学的学者。

陈赓9岁那年,家中长辈意识到光靠学武是不够的,决定送他进私塾学文化。这时,谭家正好在办宗氏私塾,陈赓的爷爷便托人找到谭家,请求让陈赓入学。谭家二话不说,当场答应,甚至让陈赓住进了自家。这一年,陈赓9岁,而谭政则才6岁。

两人相识于私塾,年少时便培养了深厚的友谊。陈赓天性直率、幽默,见到不平之事总会挺身而出,而谭政则内敛许多,文静且刻苦,古文背得熟,字写得漂亮,常常帮陈赓背书、写字。两人性格互补,感情也日渐深厚。

三年后,陈赓完成了私塾的学业,回到了自己家,凭借家中的支持,考上了当时极为著名的“湘乡县立东山高级小学”。这所学校不仅教学内容先进,而且还培养了许多名人,如毛泽东、毛泽覃等。陈赓在这里如饥似渴地学习,开阔了眼界。对于谭政来说,虽然他一心希望也能进入这所学校,但由于家里经济状况并不允许,再加上父亲的保守态度,他始终未能如愿。

尽管如此,陈赓还是决定帮助谭政实现心愿。他让自己的爷爷陈益怀出面,劝谭润区支持谭政读书。最终,谭润区心软,同意让谭政考入东山学堂。

1923年,谭政终于如愿以偿,进入了东山学堂。而与此同时,谭政也与陈赓的妹妹,陈秋葵,走到了一起,两人青梅竹马,感情早已深厚。陈秋葵是陈赓最疼爱的妹妹,她聪明机灵,深得家人喜爱。两家也因这桩婚事更加亲密。

1926年,谭政从东山学堂毕业后,进入了家乡的学校任教。尽管父亲谭润区为他安排了一个相对安稳的职位,但谭政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未曾说出口的梦想——他希望能够从文从武,考入黄埔军校,投身革命,成就一番事业。这个梦想,他只敢与妻子陈秋葵分享,陈秋葵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:“我支持你,去追求你的理想。”

于是,谭政偷偷给陈赓写了一封信,表示自己有意从军,希望得到陈赓的建议。信寄出后,夫妻俩焦急地等待回音。果然,几个月后,陈赓从苏联回国,收到了信件,并马上回信:“不久后,国民革命军邹副官将来湘乡招募新兵,届时你可以去汉口报到!”

谭政看到信后,激动万分,立即辞去了教职,开始准备行李,决定踏上从军之路。此时,谭父大为震怒,认为儿子受陈赓的影响,做出了不顾家族期望的决定。因此,谭润区赶到了陈家,愤怒地质问陈绍纯,指责他“勾走”了自家儿子。

然而,毕竟两家交情深厚,经过长时间的劝解,谭润区终于松了口,允许谭政从军。最终,谭政在那位邹副官的带领下,离开了家乡,踏上了革命的征程。

谭政的这一决定,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。尽管如此,他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,那便是未能陪伴在妻子陈秋葵的身边。在他出征后不久,陈秋葵病重,最终去世。谭政得知消息时,心如刀绞。陈秋葵在临终时,手中紧握着谭政从外地寄来的信,最后只能带着对丈夫的思念离开了人世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智谋家用人手段,什么阶段用什么人,有很大讲究,用人也分阶段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杏宇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